文章来源:互联网会员:1688a66发布时间:2025-11-13 01:03:34
歌手郑智化前不久的机场遭遇,让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出行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热点总会过去,问题需要琢磨。无障碍出行中的卡点,不是个例。
从数据上看,中国有约8500万残障人士,相当于不到17人中就有一位。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街头、地铁还是商场,他们出现的频率远不如人口占比那么高。
是因为不愿出门?还是出门本身就是不易跨越的坎?
一
岛妹有位同事,少年时因病导致下肢瘫痪。用他的话说,“已经很多年没坐过地铁和公交,没去过中小城市了,主要是怕尴尬、怕麻烦别人,有时候也麻烦自己”。
日常出行,他靠坐轮椅、私家车、出租车;跨城出行就选高铁,因为“全程比较平坦”,有的列车设有无障碍席位,靠近无障碍卫生间。
这些年,他感受到一些变化:请路人帮忙抬轮椅,几乎没被拒绝过,还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女性主动上前帮忙,这种接纳和关怀让人温暖,体现出社会平均人文素质提高。
街头的无障碍设施也在完善。比如公园基本都建有无障碍坡道,街边公厕有了无障碍卫生间。
但也依然存在“卡点”。同事给我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案例——
想过马路,但马路和人行道之间只有三角形橡胶充当临时坡道,斜度近45°,轮椅很难推上去(前几年在某地甚至发生过残疾人因无障碍通道坡度过高、道路不平导致轮椅侧翻,摔成重型颅脑损伤离世的案例);
有次在某家商场地库,没有上楼的直梯,只有扶梯,没办法,只能从车辆入口坐轮椅逆行而上;
在机场,如果登机要走舷梯,下肢残疾者就得由工作人员背上台阶,继而背进狭窄的机舱过道;
部分地铁线路的无障碍电梯、楼梯旁增设的轮椅升降平台,需联系工作人员启用,高峰期等待时间长……
一座城市无障碍环境如何,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有障碍出行”人士。作为普通人,要体验他们的困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带一个很重的行李箱出门。
拖着这样的箱子走去车站,去上班,上公交、进地铁,去商场、去吃饭,如果全程都“丝滑”,不必担心突然而来的台阶、断头路,随时能找到直梯,才可能谈得上“从从容容”。
如果带箱子都经常遇到障碍磕磕碰碰,那么坐轮椅、推婴儿车、拄拐杖的人士一定更难。
二
社会的包容和暖意,是打通出行障碍的重要一环。护航残障人士找到一份工作,也能帮助他们发挥社会价值、加强社会联系、减轻心理负担。
截至2024年,全国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14.4万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推动全国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164.8万人。但相对于总体人数,这一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前面说到,无障碍设施的完备,直接决定残障人士能否顺利走出家门。这需要“新与旧”两手抓——
设施不够,就要建: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99.5%,河南、安徽、云南等多省公共建筑和城市道路实现全覆盖;
设施老旧,就要修:社区改造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考场”,比如广西南宁,给一些老楼加装楼梯防滑条,更换声控感应灯;北京修复盲道3万处、人行横道7000处,改造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全域主要道路盲道基本无断点、缘石坡道基本零高差。
有了硬性配套,软性服务也在加速跟上。2024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印发通知,督促相关运营单位开设爱心通道、无障碍服务窗口,提供候车专座、引导帮扶、提前检票上车、下车出站引导协助、轮椅进出车站等服务,并为残疾人携带服务犬提供便利。
岛妹就刷到一位盲人博主在广州、深圳带导盲犬出行的视频,工作人员全程引导服务,做得很好,相关服务流程和能力值得推广。
三
客观来说,出行中的障碍,依然需要时间解决。但最关键的,是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维护的过程中更具“细节感”,提升无障碍服务供给能力。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聂爱霞就指出,无障碍建设不能只看覆盖率,更要看达标率、使用率、完好率、功能完备率。除了“有没有”,更要看“能不能用、好不好用”。
比如,大城市无障碍设施相对完善,中小城市和农村覆盖率偏低;东部沿海地区建设较为成熟,内陆地区则相对滞后。部分地区还存在“建而不用、重建轻管”现象,例如无障碍厕所入口过窄、轮椅无法进入,公园设石墩挡车,却阻断轮椅与盲道形成“二次障碍”等。
这也是城市管理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聂爱霞认为,究其原因,是设施建设与使用脱节,监管验收流于形式,以及运维机制缺位、社会协同不足。
怎么办?
聂爱霞建议: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家庭分担”模式,整合资源;先推进无障碍通行系统、适老照明等普惠项目,再为视障、听障等群体补充语音提示、盲文标识等定制设施;也可以结合AI安全监测、毫米波雷达跌倒监测等智能技术,提升服务精准度。
岛妹的同事补充了一句:除了遵循专门规范,无障碍设施建设者“最好能请残障人士来试一试,甚至只是推着轮椅走一遍”,这样才能发现影响体验的细节问题。
一语中的。多想想“为谁修”的问题,答案自明。
难道我们只是在为残疾人发声?并不全是。想想看,我们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现在不少商家都在推广“居家适老改造”,比如给家里做地面防滑、加床边护栏;同理,无障碍出行的“丝滑”,也是老龄社会的刚需。2023年9月1日起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早已强调,“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这样的工作越早开展越好,越拖越被动。
有问题不可怕,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会进步。痛点应当催生真正的、细致的改进。
文/舟游
编辑/绫波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烈焰燃情,战鼓催征!《烈焰飞雪》征战版新服11月15日热血开启
下一篇:暂无
最火的射击游戏 ios大型手游 适合18岁玩的游戏 大型网络手游
射击类手机游戏震撼作品
最火的射击游戏 ios大型手游 适合18岁玩的游戏 大型网络手游
射击类手机游戏震撼作品
角色 竞技 过年游戏
十年陪伴,无限热爱!
二次元 动作
二次元的美少女动作游戏
梦幻花园 合成一排就消除 休闲消除
消除模拟经营的游戏
策略2023 战争策略
恢弘的战斗策略游戏
创意 角色 冒险 武侠
极致复原动漫中的故事情节!
创意 角色 冒险 武侠
极致复原动漫中的故事情节!
动作2024 角色2024
原创魔幻战斗冒险手游
养成2024 仙侠2024 冒险2024 红包版2024
各种福利的手机在线仙侠冒险类游戏
我的世界珍妮slipperyt网站原版视频完整版